在白水洋鎮(zhèn)蔣岙村,有兩處頗有特色的古院落,可以說是清朝古民居的一個縮影。
位于村中心的一處四合院為晚清建筑,占地面積740平方米,東向略偏北,雙層,門廊三間,正房七間,兩廂各三間半,臺門已明顯西式風格,額直書“侍衛(wèi)第”三字,顯示了宅院主人不平凡的身份。打開該村的族譜,得知這座宅子的主人是王南英(1875-1914),為光緒乙未科的武進士第三名,被皇帝欽點為藍翎侍衛(wèi),曾任四川綏定營守府署游擊一職。
據該村老人介紹,當時這座房子修起來時顯赫得很,前幾年都還有人住,維護得還好,但是現在是一年不如一年了,從側門進去,看到整個臺門的內則都已經坍塌下來,整個庭院雜草叢生,除了屋檐下燕子窩里偶爾飛出的燕子,今日的陳舊和敗落,無法想像昔日的榮耀和輝煌。
離侍衛(wèi)第300米左右的村邊一處叢林中,我們看到的是更加恢宏的一處宅院,是王南英父親花費1000塊大洋建造的雙透屋,整個宅院由兩大院落組成,占地面積2000多平方米,盡管經歷歲月的洗禮已經落敗,但是院內草叢中5塊每塊重約150多公斤的練武石墩,和石板鋪就的練武場,似乎還在向我們講述當年主人內功的深厚,武功的高超。
蔣岙古建筑群,不僅富有藝術價值和武術文化內涵,更是一種不可再生的資源。

雙透屋一道門額被苔蘚侵蝕。

在侍衛(wèi)第正門對面,仍然保留著氣勢宏偉的照壁。

侍衛(wèi)第被現代住宅包圍,逐漸顯現出陳舊和敗落。

王南英侄孫、83歲的王華基現住在侍衛(wèi)第的廂房,碰到有游客來觀光,他就會向他們述說侍衛(wèi)第昔日的榮耀和輝煌。

侍衛(wèi)第的一角已經坍塌。

一位村民從蔣岙村村頭的古井里打水。這口古井是王南英父親出錢挖的,如今還常年不干涸。